8月14日,记者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段视频,一群卡车司机在车管所前拉开印有“黄标车维权15年”字样的横幅,高喊“还我机动车使用权15年”的口号。
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事件知情人,得到证实这段视频正是8月14日上午在黑龙江省政府信访办前发生的一幕。
(维权现场视频截图)
知情人告诉记者,实际在8月14日之前已经有部分在哈尔滨市本地的卡车司机在信访办集结,而后黑龙江各地卡车司机、吊车司机也陆续前来。
说好15年!为何突然变卦了?
① 明文规定15年报废。 “我们就只有一个诉求,按照行驶证写的,保证我们车辆15年、30年使用权!”
根据商务部在2013年发布的《机动车强制报废标准规定》,“载货汽车(包括半挂牵引车和全挂牵引车)使用15年”,而“无载货功能的专项作业车使用30年”。
这里的强制报废年限15年,正是司机所说的“15年使用权”。但是,当各地加紧投入黄标车淘汰行动后,新的矛盾却就此产生。
② 淘汰不看车况看时间。目前,各地对黄标车限定的标准并不统一,但时间标准方面,大都以2007年1月1日或2008年1月1日为界限,将此时间点之前注册登记的车辆定义为黄标车。
这就意味着,这些车辆不仅限制买卖、限制转入、限制转出、限制过户、限制异地检验,更有可能被强制报废。
(黄标车治理工作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)
记者在走访过程中了解到,近年来因黄标车问题被强制报废的未达报废年限的车辆不在少数,少则开过五、六年,多则开过八、九年,且大部分车主所获补贴并不足以弥补其车辆淘汰所造成的损失。
在司机和车主看来,以“一刀切”的方式将这些车辆淘汰实在可惜,这才有了文章开头聚集维权的一幕。
淘汰6万辆!该报废的仅千辆!
2014年黑龙江省启动黄标车淘汰,2017年正是淘汰行动的“大限之年”。
根据黑龙江省政府目标,今年预计将淘汰5.64万辆黄标车,各地方政府更有“刚性任务”,例如哈尔滨市10065辆,齐齐哈尔市9669辆,佳木斯市3459辆。
但值得注意的是,在这5.64万辆淘汰目标中,2017年底前达到强制报废标准的黄标车仅有1410辆,不足淘汰总任务量的零头,其余大部分则为个人运营且残值较高的车辆。
一方面是为环保黄标车淘汰的势在必行;另一方面是车况尚好的车一夜之间沦为废铁的心酸。两方矛盾之尖锐,可想而知。
鼓励"黄改绿",司机怎么不买账?
① “黄改绿”是条路。为了适当缓解黄标车淘汰压力,黑龙江省尝试推行柴油黄标车技术治理改造,即“黄改绿”。
根据规定,凡是在黑龙江省内注册登记的中型以上柴油车(不包含危险品运输车),通过排放检验的黄标车,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
一是,2007年1月1日后注册登记,行驶里程不超过30万公里,排放阶段为国ⅱ标准的大、重型车辆;
二是,距离国家强制报废年限10年及以上的专项作业车;此外,车况及发动机应处于良好工作状态,并满足以下要求:驱动轮实际功率与其额定功率的百分比不小于50%;自由加速烟度排放值不大于2.0m-1(烟度值的单位,不透光系数)。
只是,“黄改绿”看似既可加快政府淘汰黄标车进度,又可缓解司机报废车辆的经济压力,但现实情况似乎并不乐观。
② 司机并不买账。“‘黄改绿’是可以,但是只有2007年之后注册的车才能改,而且这改造的费用是要由司机自己来付的,那也不是小数目啊!”一位司机这样告诉记者。
记者了解到,车辆“黄改绿”费用要根据车况来决定,最低为28000元,更高一点的还有40000元到50000元不等的价格。
这位司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无奈表示:“我们不是‘不买账’,我们是买不起。”
承诺给答复,时间暂定下周一
8月14日下午,相关政府部门与司机代表就能否放宽淘汰车辆年限进行了交流,相关部门在听取司机诉求和意见后表示,会尽快给出回复,时间暂定为下周一。
“有一年下大雪,就是这群卡车司机——这群国三车的司机们,把粮食一点点从农户那里运出去的。”一位卡嫂这样说道。
拉横幅、喊口号、引发众人围观,这些卡车司机似乎有意将事情闹大,但我们其实都明白,他们的目的并不在于博眼球、上头条,卡友、卡嫂们自然都算得清误一天工的代价。
作为基层的劳动者,他们无力左右法规政策的实施,只期盼政策的实施不仅要合法,还要合情。
据现场司机描述,参与上访的司机目前状态尚且稳定,大家都在等待最终结果,货拉拉也将继续关注此事。
来源:现代物流报